【國際帕金森病日】知“帕”不怕,自測你離帕金森有多遠
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,提起帕金森病,人們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癥狀是“手抖”,不過,帕金森病的諸多早期癥狀,可并不止于此。嗅覺減退、睡眠障礙、便秘、自主神經(jīng)功能障礙、認知障礙、說話聲音變輕或變低、眩暈或暈倒等……種種帕金森病引起的非運動癥狀可能來得比“手抖”要早很多,卻往往沒有被重視。帕金森病并不罕見,可見于從青少年到老年的各個年齡段,平均發(fā)病年齡60歲左右,男性略多于女性。我國帕金森患者數(shù)量超300萬,居世界第一,帕金森病的發(fā)病率在悄然升高,且日趨年輕化。帕金森的危害僅次于腫瘤、心腦血管疾病,是中老年人“第三大殺手”。提起帕金森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個字:抖!手抖、腿抖、全身都顫顫巍巍是帕金森患者給人最直觀的感受,有人認為手抖就是得了帕金森,還有人干脆把它和老年癡呆癥劃等號。這些都是對這個疾病最常見的誤解。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痹,是一種主要累及運動功能的神經(jīng)退行性疾病,其主要癥狀表現(xiàn)為運動遲緩、靜止性震顫、肌肉僵直及姿勢步態(tài)異常等,而患者的智能、智力、智商、認知思維和語言并不受太多的影響。帕金森病起病隱匿,很多患者進展緩慢,首發(fā)癥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抖動或活動笨拙,進而累及對側肢體。臨床上主要表現(xiàn):1、靜止性震顫是指手、胳膊、小腿等部位不由自主地抖動。早期時多從一側上肢開始,表現(xiàn)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數(shù)鈔票一樣運動,逐漸擴展到同側下肢及對側肢體,后期甚至可以涉及到下顎,口唇,舌以及整個頭部。2、運動遲緩如動作越來越緩慢,感覺沒力氣,動作時感覺力不從心等。尤其患者行走時不像正常人行走時雙臂是隨意交替擺動的,行走時抬腿不利索,似乎像黏貼在地面上的感覺。3、僵直肌肉變得緊繃,活動時感到沉重、不靈活。逐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