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【品牌】
- 【類型】
處方藥
- 【醫(yī)保】
非醫(yī)保
- 【外用藥】
否
- 【有效期】
24個月
- 【國家/地區(qū)】
國產(chǎn)
- 【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】
1.磺胺藥可穿過胎盤屏障至胎兒體內(nèi),該類藥物對胎兒的影響在人類的研究尚缺乏資料。根據(jù)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資料,磺胺藥在孕婦中的應(yīng)用屬C類,即動物實驗中證實藥物有毒性,而在人類研究中缺乏充足的資料,但用于人類時可能利多于弊。然而在圍產(chǎn)期由于磺胺藥有引起新生兒核黃疸的可能,故不宜應(yīng)用。
2.胺藥可自乳汁中分泌,乳汁中濃度約可達母體血藥濃度的50%~100%,藥物可能對乳兒產(chǎn)生影響?;前匪幵谄咸烟?6-磷酸脫氫酶缺乏的新生兒中的應(yīng)用有導(dǎo)致貧血發(fā)生的可能。鑒于上述原因,哺乳期婦女不宜用本品。
- 【藥物過量】
未進行該項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。
- 【藥物毒理】
1.本品為磺胺嘧啶(SD)與甲氧芐啶(TMP)的復(fù)方制劑,兩者合用具有協(xié)同抗菌作用,對非產(chǎn)酶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化膿性鏈球菌、肺炎鏈球菌、大腸埃希菌、克雷伯菌屬、沙門菌屬、變形桿菌屬、摩根菌屬、志賀菌屬等腸桿菌科細菌、淋病奈瑟菌、腦膜炎奈瑟菌、流感嗜血桿菌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。
2.在體外對沙眼衣原體、星形奴卡菌、瘧原蟲和弓形蟲有抗微生物活性,近年來細菌對本品的耐藥性普遍存在,尤其如志賀菌屬等腸道菌科的細菌,故目前臨床上很少使用。
3.本品作用機制為磺胺藥作用于二氫葉酸合成酶,干擾合成葉酸的第一步,而甲氧芐啶作用于葉酸合成代謝的第二步,選擇性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的作用,因此二者合用,可使細菌的葉酸代謝受到雙重阻斷,具有協(xié)同抗菌作用,較單藥的耐藥菌株減少。
- 【藥理作用】
- 【藥代動力學(xué)】
1.本品中的磺胺嘧啶和甲氧芐啶口服后自胃腸道吸收完全,均可吸收給藥量的90%以上,吸收后二者均可廣泛分布于全身組織和體液中。
2.并穿透血-腦脊液屏障至腦脊液中,達治療濃度,也可穿過血胎盤屏障,進入胎兒血循環(huán)。
3.30%~40%的磺胺嘧啶以及80%~90%的甲氧芐啶以原形自尿中排出。
4.磺胺嘧啶的消除半衰期(t1/2β)為8~13小時,甲氧芐啶的消除半衰期(t1/2β)為8~10小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