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經后心情煩躁用什么藥可以治療
女性到了絕經年齡常常會因為激素水平紊亂而出現心煩易怒的情緒,這是常見現象。到了這個階段大家不用過于緊張,及時調理其實是可以擺脫不適的,那么,絕經后心情煩躁用什么藥可以治療?這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,下面一起通過文章內容看看吧。 你了解女性絕經嗎? 女性絕經后,體內雌激素分泌水平會逐漸下降,垂體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,造成神經內分泌一時失調,下丘腦 - 垂體 - 卵巢軸反饋系統(tǒng)失調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,產生抑郁、焦慮癥等不適,從而出現心情煩躁的情況。 絕經是醫(yī)學上的一個名詞,是指進入更年期的女性,由于卵巢激素水平下降,無法使子宮內膜增生和定期剝脫而引起的永久性閉經的過程。絕經一旦發(fā)生,月經就會發(fā)生永久性的消失,這時女性逐漸由于卵巢功能的下降而進入到老年期。這一階段除了會心煩易怒以外,還會出現失眠健忘、潮熱汗出、頭暈耳鳴、骨質疏松等癥狀。 中醫(yī)認為婦女一般在“”(即49歲)之年即月經閉止不行,稱為“絕經”。部分婦女在“絕經”前后伴隨出現一系列的癥狀和體征,如月經紊亂、眩暈耳鳴、烘熱汗出、面紅潮熱、煩躁易怒、肢面浮腫等各種癥狀,稱為“經斷前后證候”,又稱“經斷前后諸癥”?,F代醫(yī)學稱為“更年期綜合征”。 絕經期是婦女一生中的一個生理轉折,是臟腑功能衰退,生殖機能喪失的開始。故《內經》中說:“女子……任脈虛,太沖脈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壞而無子”。絕經前后證候多以腎虛精虧,心脾不足,肝失調和為主。 專家認為更年期綜合征諸癥和心、肝關系尤為密切,隨著任脈虛、天癸竭,肝腎陰虧虛明顯,陰虛無以制陽,則出現陰虛內熱、肝陽上亢之證;心火依賴于腎水的滋養(yǎng),才能水火共濟。由于腎水不足,不能滋養(yǎng)心火,則出現心火偏亢,心腎不交之證[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