肢體疼痛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
對于常年跑外賣、送快遞、出海打漁的人群來說,因為經常冒雨涉水,所以很容易肢體疼痛。這種疼痛癥狀還會因為受風、受寒、受潮而加重,讓人難受不已。所以建議大家平時的一些注意事項不要忽視,避免肢體疼痛反復出現。那么,肢體疼痛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?一起通過文章內容了解下吧。關于肢體疼痛,你了解多少?我們人體的各個零件其實和機器一樣,時間長了就會出現各種問題。當發(fā)現自己出現肢體疼痛癥狀時,就要小心了,這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。如果平時沒有任何不適,但是每到陰雨天、長時間騎車不注意防護、久居潮濕環(huán)境后就肢體疼痛,這其實是風寒濕邪所致的痹病。出了肢體疼痛以外,有些人還會出現屈伸不利、肢體麻木等癥狀。那你知道什么是痹病嗎?痹病是由于感受風、寒、濕、熱之邪,經絡痹阻,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以肌肉、筋骨、關節(jié)酸痛、麻木、重著或關節(jié)腫脹、變形、活動障礙,甚至內舍于五臟為主要表現的疾病。引發(fā)痹證和外界因素有很大關系,比如出汗后立即吹風、在濕地上坐臥、涉水冒雨等都會導致風寒濕邪入侵身體經絡,這些外邪在進入體內后會停留在關節(jié)內,導致經脈氣血閉阻不通。中醫(yī)上一直有一句話“不通則痛”,當經脈氣血不通時,身體自然會出現一系列的異常表現。雖然臨床表現多見肢體關節(jié)疼痛,但誘發(fā)痹癥的外因不同,臨床表現亦有區(qū)別。以風邪為主的,叫作“行痹”,風的特點是善行而數變,所以導致的疼痛游走不定;以寒邪為主的,叫作“痛痹”,寒的特點是收引,所以引起的疼痛部位固定不移,疼痛較為劇烈,伴隨著受涼后疼痛加劇,得熱后疼痛緩解;以濕邪為主的,叫作“著痹”,濕邪的特點是粘滯重著,所以造成的不適性質是酸沉、腫脹,程度不劇烈,但病程較長,病勢纏綿。因此當出現